<em id="tugl7"></em>
  1. <tbody id="tugl7"></tbody>

      <dd id="tugl7"><noscript id="tugl7"></noscript></dd>

      <button id="tugl7"><acronym id="tugl7"></acronym></button><em id="tugl7"></em><th id="tugl7"><track id="tugl7"></track></th>

      img

      注冊制下退市知識問答(8)|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

      2022-07-08
       

      編者按: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制度,一個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必然同時要求暢通的入口關和出口關。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是注冊制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完善“有進有出、優勝劣汰”市場生態的重要路徑,是化解上市公司存量風險,對嚴重失信主體保持“零容忍”的重要制度安排,對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良性循環,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具有重要作用。

      為幫助投資者更好理解注冊制下退市規則,資本市場學院特別推出注冊制下退市知識問答,本期繼續介紹上交所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相關內容。

       

      一、上市公司存在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違法行為,存在哪些情形會被交易所決定終止上市?

      (一)上市公司或其主要子公司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二)上市公司或其主要子公司被依法吊銷主營業務生產經營許可證,或存在喪失繼續生產經營法律資格的其他情形;

      (三)上交所根據上市公司重大違法行為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嚴重程度,結合公司承擔法律責任類型、對公司生產經營和上市地位的影響程度等情形,認為公司股票應當終止上市的,會被交易所決定終止上市。

      二、公司觸及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情形時,“關鍵少數”是否可以減持?

      觸及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特定主體,自相關行政處罰決定事先告知書或者司法裁判作出之日起至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并摘牌前,不得減持公司股份。

      三、是否只有達到了重大財務造假退市量化指標,公司才會被強制退市?

      并不是只有達到了重大財務造假退市量化指標,公司才會被強制退市。重大財務造假退市量化指標只是證券重大違法5種退市指標之一,其他4種情形均沒有規定金額指標和比例指標。

      根據重大違法強制退市規則,造假金額大、比例高的要退,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公司要退,在IPO、重組上市中財務造假構成欺詐發行的公司要退,通過財務造假規避退市標準的公司也要退,特別是后一種退市情形中,無論公司造假金額大小,造假年限長短,只要觸及相應指標,都將退市。自2014年制定、完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規則以來,先后有多家公司因重大違法被強制退市。

      舉例來說,A公司因為2020年末凈資產為負值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21年末真實凈資產為﹣1萬元,公司通過財務造假虛增凈資產2萬元,對外披露的凈資產為1萬元,公司因此避免因連續兩年凈資產為負數而退市。雖然公司財務造假的金額僅為2萬元,但財務造假行為一旦被證監會查實并予以行政處罰,公司將觸及本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3.5.2條第(三)項指標,股票將被退市。  

      再比如,B公司2020年度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為負數,營業收入為9000萬元,公司為避免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虛增了營業收入1100萬元。之后公司2021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由于公司實際已觸及了財務類終止上市情形,公司被證監會查實了營業收入造假行為并行政處罰后,公司股票也將因重大違法被強制退市。

      退市指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交易類、財務類、規范類和重大違法類退市指標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作用。隨著注冊制試點的推進,將有更多優質公司上市,二級市場投資理念正在發生轉變。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被查實后,即便沒有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標準,沒被退市,但也會被記入誠信檔案,甚至被行政處罰或移送刑事,被集體訴訟,同時也會被市場貼上“造假公司”的標簽,其毫無誠信、毫不顧及投資者權益的行為,將被市場拋棄,被市場懲罰,嚴重影響其估值水平。在市場機制發揮更大作用,1元退市公司越來越多的當下,這些公司也可能會被投資者用腳投票,最后也可能走向退市。

      四、上市公司是不是只要造假就會被退市?

      當前,投資者保護機制正在持續完善過程中,退市并不是打擊造假的唯一方式。因此,打擊造假需要綜合體系、多種工具共同發揮作用,根據造假的嚴重程度和實際情況,綜合采取包括誠信檔案、監管措施、行政處罰、移送刑事、集體訴訟等多種措施,而不是只要造假就退市。新《證券法》已經大幅提升了行政處罰金額。刑法修正案(十一)大幅提高了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罰力度,表明了國家嚴厲打擊證券期貨犯罪的堅定決心,將對造假行為形成強大威懾。

       

      資料來源:上交所投教

       

               往期回顧:
               第一期:注冊制下退市知識問答(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