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深圳市金融領域專業人才,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2020年深圳市金融領軍人才研修班(第四單元)于12月3日至6日順利舉辦。本次活動分為圓桌論壇、主題講座和選修課三部分。來自深圳市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百余名學員參加了培訓。
第四單元課程以“跨境金融與財富管理圓桌論壇”開篇,香港中文大學EMBA金融科創課程主任劉民,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中國基金業協會黨委委員、秘書長陳春艷,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管理局黨組成員、巡視員肖志家,中山大學嶺南學院、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教授,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跨境辦副調研員彭兆波,平安理財副總經理付強七位嘉賓,圍繞當前國家宏觀政策及經濟形勢,就“金融如何支持實體經濟和開放如何支持改革促進創新發展“”資產管理業務跨境業務現狀“”深圳金融開放探索與成效“”金融如何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打造科技型資管機構,穩健推進理財產品轉型“等主題進行研討。論壇中,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陳浩濂副局長從香港作為國家與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出發,分享了香港服務國家,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五個方向:香港可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可以繼續擔當國內企業的融資平臺、可以發揮香港作為安全港的角色、可以作為風險管理中心為國家作出貢獻、可以發揮綠色金融中心作用。
12月4日至5日的主題講座課程特別邀請到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長江學者、教授余淼杰、南方科技大學深港微電子學院院長于洪宇、國務院參事夏斌等知名專家,為學員講授中國第三代半導體的突破之路、中美貿易與RCEP:全球經貿格局重構、站在當前經濟邏輯始點的思考等課程。
于洪宇院長以“中國芯,世界夢”為題對中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在新冠疫情的巨大沖擊下,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集成電路產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制造強國建設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后摩爾時代半導體技術加速變革創新,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帶來發展新機遇,但亟待解決的“卡脖子”問題,如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存儲器、模擬電路、操作系統、關鍵專用設備、關鍵專用材料、10-5nm工藝技術等將是發展的關鍵。
余淼杰教授對中美變局、RCEP全球經貿格局重構、RCEP助力實現中國經濟雙循環國內雙循環格局進行了分析,認為中美摩擦全面升級,多邊經貿合作停滯,全球價值鏈面臨破裂是目前中美大變局中的新挑戰。而隨著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落地(RCEP),地區間經貿合作多邊機制不斷加強,我國內外循環的辯證關系將促成雙循環的順利實施。
夏斌參事通過對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簡要回顧,提出對目前國內經濟發展機遇與下行壓力并存的思考,認為目前中國存在金融風險后置問題,由此重申維護金融安全的重要性,闡述了嚴守金融風險、能源安全、糧食安全三條底線的重要性。
12月6日晚,課程特別邀請到原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教授,在平安國際金融中心為學員分享當前國內外最新政治、經濟局勢與環境保護綠色金融等觀點。劉明康教授從IQ、EQ、SQ、HQ的重要性引出全球可持續發展碳中和理念,通過分析美國新一屆政府成員變動,提示未來國際化經營企業一定要注意美國長臂管轄權,關注美國投資者保護等政策變動。劉教授認為,在這種不確定環境下科技進步和發展是確定性方向,特別是在大消費、大教育、大健康、大聯通、大智能等圍繞可持續發展的大整理領域,是確定性的重點投資方向。
學院后續將進一步加強對金融業界專業人才培訓需求的研究,增強課程研發與人才培養項目的設計能力,為深圳金融類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持續賦能。